PEARL CULTURE

珍珠文化

  • 漫话世界珍珠

     

     

      自古以来,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翡翠与珍珠,一直被誉为珠宝界中的“五皇一后”,受到人们的偏爱。珍珠也的确像个仪态万端的贵妇,以其高贵的身份、华丽的容颜、典雅的仪态、纯洁的品性,悄声无息地满足着人们的爱美之心。据地质学家考证,距今2亿年之前的三叠纪时代已有大量贝类开始繁衍。有了贝类,才可能孕育出珍珠,至于人类是何时何地发现并利用珍珠的,我们已无从考究。我们所能知道的是,自从被发现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它的天生丽质爱不释手,不但将其视为天赐之物,奉若神明,而且将其视作财富与华贵的象征。

     

      在西方的传说中,说美神维纳斯出生于贝壳中,当贝壳打开的时候,从她身上滴下来的露水就变成了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早在人类的初期,原始人沿着海岸和河流寻找食物时,发现了珍珠,从此,它一直受到人类的青睐。

     

      至今,它们仍然是人类最为珍贵的财富。也许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不用外加的修饰,便可展现它们的璀璨,并可达到其广泛的用途。到目前为止,在用于个人的装饰品方面,没有其他物质所占据的位置比珍珠更为引人注目了。

     

      曾有考古证据表明,在公元前6000年的波斯湾地区,人们入葬时右手中就经常握着一颗打过孔的珍珠。在古印度神话中,印度神Krishna在海里发掘出第一批珍珠,然后在他的女儿Pandaia的婚礼上送给她。从此在印度教里,未打孔的珍珠作为礼物赠送成为婚庆中的一项仪式传承下来。

     

      珍珠在犹太教法典中曾提到过,接着埃及人、波斯人以及印度人也对珍珠产生了极大的关注,通过他们,罗马人开始熟悉珍珠。在罗马帝国的富人当中,珍珠是一种最受喜爱的宝石,男性和女性竞相比赛对珍珠的使用,如装饰物品,寝室点缀,马匹装饰等都闪耀着珍珠的光泽,所以罗马的妇女总是穿戴着珍珠入睡,这样当人们一醒来,便可以提醒她们关注珍珠存在的价值。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早期的探险时代,珍珠便吸引着印度人来探寻理想中的幸福园地的位置。随着美洲大陆的开发和远东贸易路线的不断的开拓,使得珍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数量在欧洲市场上增加。里斯本和Seville成为新的珍珠贸易中心,市面上进行交易的珍珠主要来自印度、波斯湾和加勒比海地区。在大量有关珍珠财宝传说的引诱下,西班牙的冒险者到了美洲。一个最早的作家,在描述一次内陆旅行时说,他看见“在每一间茅舍中宝石都有一品脱(pint)到一配克(peck)之多”。Desoto人参观印度宇宙时写道,庙宇是以珍珠来做花饰的。一位作家热心的说:“在一个宇宙中,所用的珍珠之多,即使有九百个人和三百匹马也无法一次将它们拿走。”这样的计算肯定是夸张的,可探险者也许真的看到了在当地人的财产中,有许多是珍珠。那时当地人感慨地告诉移民,怎样捕获珍珠,而他们最后所得到的报应却是受一些更残忍的冒险者的压榨,而为他人捕获珍珠。

      珍珠也许是十字军东征时带到欧洲的,从此人们对这种宝石的关注欣赏开始在欧洲传开。1530年至1612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立法规定人们按地位和等级来使用珍珠。在以后几个世纪里,君主、妇女、爵士开始慷慨地利用珍珠做个人的装饰品借以炫耀自己,这个时期便是“珍珠时代”。

     

      女皇伊丽莎白一世和凯瑟琳.·德·麦迪斯就是最著名的珍珠爱好者,这点从她们的肖像上就可以看出来。其它时代的君主也对珍珠怀有同样的感情,因此珍珠便作为王室的珍宝而总是为人所知和受人保护。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们一直被珍珠以及产生珍珠的各种贝壳所吸引。

     

      随着古代商贸路线的拓展,社会文明逐渐发展到亚洲和欧洲,珍珠更成为财富、地位和信仰的重要象征。古代苏美尔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的土著人,以及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等,他们都把那些来之不易的美丽的珠母贝壳视为珍品。

     

      珍珠,带着其巨大的神秘魅力,当今更为众多的人们所喜爱和佩戴。珍珠是六月生辰石。古埃及把珍珠贝用于美化装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200年,但是真正使用珍珠本身似乎更晚一些,可能和波斯人在公元前15世纪的征战有关。罗马人对于珍珠饰品的狂热追求在公元前一世纪达到顶峰。历史学家Suetonius曾写到,罗马将军Vitellius出售了其母亲的一对珍珠耳环就筹得了发动一次战争的全部经费。罗马妇女更是用珍珠来装饰睡椅,有时甚至在长袍中缝入很多珍珠,以致于让人觉得她们就是踩在珍珠上面。美国最早的宝石学家,George Frederick Kunz,在其1908年出版的《The book of Pear》中叙述,是古代印度洋沿岸的某个以捕鱼为生的部落在打开某些贝类作为食物时,发现了既有光泽又光滑圆润的海水珍珠。公元1530年之后,欧洲许多国家开始为珍珠立法,规定人们必须按照社会地位及身份等级佩戴珍珠。

  • 如何挑选珍珠

     

     

      形状--分为圆珠、相称珠、形珠三种,价值也是三级制。圆润的珍珠价值最高。 光泽--由珍珠的表面及内部反射出来,光泽越亮越好。

     

      颜色--珍珠本身色彩基本有五种:黑、粉红、白、杏、伴色是本身色彩之上的表面颜色,伴色的珍珠相对比较亮泽。

     

      瑕疵--没有瑕疵的珍珠极其稀有,非常昂贵,一般珍珠都带有很小的瑕疵,并不影响美观。

  • 珍珠的保养

     

     

      珍珠的天然色泽柔和而光润,然而,珍珠却又是娇贵而易损伤的,需要仔细呵护。

     

      不要把珍珠与其它首饰混在一起,以免一些硬的东西把它的表面划伤。

     

      不要让它们接触到定型发水、化妆品和香水之类的东西。

     

      不要戴着珍珠参加剧烈运动(避免酸碱性腐蚀)

     

      不要用化学品和研磨剂擦拭你的珍珠。要用岩羚羊皮、棉或丝制的擦拭布包裹起来之后再保存。 

     

      珍珠不佩戴时,保存之前擦干净,放在通风的饰盘内定期检查。

  • 珍珠的分类与评定

     

     

    1、分类 Class

     

    (1)按形成珍珠的原因分为天然珍珠与人工养殖珍珠。

    (2)按产生的水质分为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

    (3)按颜色分有白、金、银、粉、红、黑、蓝、灰等颜色。

    (4)按形状分为圆形珠、椭圆形珠、半圆、蛋形、梨形、滴水、连体、畸形珠等。

    (5)按大小分为细厘珠(2.0-5.0),小珠(5.0-5.5),中珠(5.5-6.5),大珠(6.5-7.5),特大珠(7.5-8.5),超特大珠(>8.5)。

    (6)按产地分为东珠、西珠、南珠。明朝屈大均《广东新语》有“合浦珠名曰南珠,出欧洲西洋者为西珠,出东洋者为东珠。东珠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的说法。

    (7)按用途分为药用珠、饰用珠。

    (8)按产出珍珠的母贝分为马氏贝珍珠、黑蝶贝珍珠、白蝶贝珍珠、企鹅贝珍珠、鲍鱼贝珍珠等。

     

     

     

    2、评定 Assess

     

    (1)大小:珍珠越大越罕见,小颗粒是大量的,大颗粒是少量的。在同等皮光、形状、颜色的条件下,珠子越大越贵。

    (2)颜色:白色比例占90%、黑色稀少、金黄色昂贵。

    (3)光泽:由珍珠本身的品质,透明度和珍珠母层的厚度决定。光泽越强,质量越佳。

    (4)形状:颗颗圆润光滑、均称、规则。

    (5)瑕疵:除了向外突出的瑕点外,瑕疵还可以是裂痕、裂缝、凹状和深色或暗淡的斑点以及环带,应尽量避免。

    (6)珍珠表皮上的皱折、疤节等毛病越小越少越好。